台灣釋教發展演進歷史

 

佛教 + 道教 = 釋教

 

三寶佛所指的佛分別是中央「釋迦牟尼佛」;兩旁的「藥師佛」、「阿彌陀佛」。三寶佛所指諸佛是釋迦牟尼佛在中央,他是娑婆世界的教主,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教主,藥師佛為佛教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。

自清代以降的佛寺或民間佛教廟宇內,殿內即普遍供奉有三寶佛。但佛經中並沒有以三寶佛同時指稱此三尊佛的說法。因此,以三寶佛同時指稱三尊佛的組合,應當是流行於大眾的宗教概念,其源頭可能和佛教舉行之各種儀式有關。由於佛教的節日、齋戒儀式,或是每日的固定儀式等,多需同時為生者、亡者進行儀式,為生者祈福消災的儀式以藥師佛為主,為亡者超度的儀式則以阿彌陀佛為主,兩者不能相混淆。因此佛教寺廟日常的佈置或儀式中,皆需設有消災、超度的相關布置,隨著這類儀式的定型化,促使佛教的殿宇將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、阿彌陀佛共同安置的組合變為定制,陳設於殿宇中。最後成為一般大眾口中的三寶佛。

本巖尊奉南無釋迦牟尼佛、南無西方阿彌陀佛、南無東方藥師佛,採行台灣民間習俗佛教、道教之典儀共同融合敬拜禮俗,敬奉眾多神尊故廣義稱為台灣釋教。

arrow
arrow

    善本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